逆变器压铸外壳设计指南

首页    技术中心    逆变器压铸外壳设计指南

压铸件设计手册

逆变器储能新能源压铸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铝合金压铸外壳是逆变器储能新能源的关键部分,它提供了保护等级、散热性能和美观要求。压铸外壳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充分利用压铸工艺的优势,同时避免或减少其缺点。

压铸工艺的优势主要有:

1. 生产效率高:压铸生产过程中,金属液体在高压、高速的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冷却后即可获得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零件。

2. 生产成本较低:相对于其他铸造工艺,压铸生产的能耗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3. 生产周期短:压铸生产过程中,金属液体在高温高压下填充模具型腔,冷却后即可获得零件,生产周期相对较短。

4. 技术进步快:随着压铸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压铸生产的精度、效率、质量等方面都在不断提高,且特斯拉一体化压铸 ,减少了零部件组装。

压铸工艺的缺点主要有:

压铸工艺是一种高效的金属成形方法,但它也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以下是压铸工艺的一些主要缺点:

高成本:压铸工艺需要制造成本较高的压铸模具,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和小批量生产,模具成本可能会很昂贵。

设计限制:压铸工艺对于铸件的设计有一定的限制,例如需要考虑壁厚的均匀性和形状的可成形性,否则可能会导致铸件质量不佳或生产困难。

表面缺陷:由于快速冷却过程,压铸件的表面可能出现气孔、缩孔、夹渣等缺陷,影响表面质量。

材料限制:压铸工艺通常适用于低熔点合金和某些特定金属。对于高熔点的材料或一些化学性质特殊的材料,压铸可能不适用。

装配要求:由于压铸件的收缩率,有时需要进行后加工和装配来满足精确的尺寸要求。

 

因此,压铸件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理的几何形状:设计时应考虑到压铸工艺的特点,避免过于复杂或不易成形的几何形状。尽量采用简化、对称的设计,以减少成本和生产难度。应尽量避免设计尖锐的角和突出的特征,以减少铸件的应力集中和变形。应该尽量采用圆角和倒角的设计,以提高铸件的强度和耐用性

壁厚均匀性:保持压铸件的壁厚均匀,以避免产生过快或过慢的凝固速率,导致铸件质量问题。

拔模角度:确保设计中加入足够的拔模角度,以便铸件能够顺利脱模,避免损坏或缺陷。

合理的配件和边缘设计:确保配件和边缘的合理性,以避免过多的切削和后加工

材料选择:根据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到材料的流动性、收缩率和机械性能等因素。

可制造性,设计可靠性: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确保设计是可实现和可生产的。

 

 

 

 

 

 

 

 

 

 

 

 

 

 

 

 

压铸合金材料的选择

压铸合金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来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合金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一般来说,新能源行业主要使用铝合金,他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结构件和机械件。以下是常用的压铸合金材料及其主要性能:

合金类型

 

密度(g/cm3)

熔点(℃)

抗拉强度(MPa)

伸长率(%)

硬度(HB)

热导率(W/m·K)

耐腐蚀性

铝合金

常规ADC12

2.68

515-582

310

2.5

75

91

中等

铝合金

ENAC44300/ALSI12(FE)

2.68

515-582

155

2

50

150

铝合金

DC01R2

2.68

515-582

170

2

55

155

 

 

 

 

 

压铸件壁厚的确定

压铸件壁厚的确定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来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压铸件壁厚应尽可能均匀,避免过厚或过薄。过厚的壁厚会导致充型困难、收缩不均匀、气孔增多、成本增加等问题;过薄的壁厚会导致充型不完全、强度不足、变形增大等问题。因此,压铸件壁厚应根据以下因素来确定:

·       合金材料的流动性和收缩率

·       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       零件的受力情况和安全系数

·       零件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       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       零件的生产批量和成本

以下是常用的压铸合金材料及其推荐的最小壁厚:

 

最小壁厚(mm)

 

中等合金壁厚

最厚壁厚

压铸合金

1.0

 3MM

8MM

当然,这些只是一般的参考值,具体的壁厚还应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应尽量使零件各部分的壁厚相近,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筋条加强产品结构强度,重量,减少壁厚。

 

 

 

压铸件分型面和内外角拔模斜度的设计

压铸件分型面是指零件在模具中分开的面,它直接影响了模具的制造和使用。一般来说,压铸件分型面应尽可能简单、平直、少数,并且与零件主轴垂直或平行。这样可以减少模具的加工

·       加工难度,提高模具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模具的变形和损坏

·       减少零件的毛刺和变形,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零件的后处理工序

·       减少零件的充型阻力,提高零件的充型性和填充率,降低零件的缺陷和废品率

压铸件内外角是指零件在分型面上或其他部位的棱角,它也会影响模具的制造和使用。一般来说,压铸件内外角应尽可能小、圆滑、均匀,并且与分型面垂直或平行。这样可以:

·       减少模具的加工难度,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       减少零件的应力集中,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度,避免零件的断裂和变形

·       减少零件的毛刺和气孔,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降低零件的后处理工序

以下是常用的压铸合金材料及其推荐的最小内外角半径:

合金类型

拔模角度

最小内角半径(mm)

最小外角半径(mm)

铝合金

1°~3°

 

0.5

0.3

 

         

 

压铸散热设计:

img1变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散热设计至关重要。外壳应设计通风槽等,以便空气流通,帮助散热。

 

 

 

 

图,尺寸为mm,此尺寸压铸比较困难,建议散热要求不高,不采用。但松裕兴依然有能力生产,只是成本较高。

 

 

正常尺寸高度为60mm左右,拔模2°到3° 顶部厚度1.5mm. 如需加强散热性能,可以采用ALsi 12或DC01

同时建议筋条侧边倒角越大越好,斜度一样,更加有利于成型,减少生产难度。如下图img2

 

逆变器压铸外壳安全性 美观性 防尘和防水设计:

 

逆变器压铸外壳外壳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例如设计有防触电、防误操作等安全措施。 设计逆变器压铸外壳时,要考虑到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例如,应提供适当的安装孔、螺丝孔,方便安装和维护。

 压铸件逆变器外壳的防尘和防水设计可以采用密封胶条或者灌胶工艺主要体现在其能够达到一定的IP等级,即外壳防护等级,用于表示外壳对固体异物和水的防护能力。IP等级由两个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防尘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防水等级。数字越大,表示防护能力越强。例如,IP68表示能够完全防止粉尘进入,并且能够在一定压力下长时间浸水而不损坏设备

 

逆变器压铸外壳应具备一定的美观性,可以通过表面处理、色彩搭配等手段来提升产品的整体观感。压铸件表面处理是指对零件进行清洗、抛光、涂装、镀层等操作,以改善或调整零件的外观和性能。一般来说,压铸件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零件的光泽度、色泽度、平滑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也可以增加或减少零件的摩擦系数、电导率、磁导率等性能。不同类型的合金材料有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和效果,以下是常用的压铸合金材料及其主要表面处理方法:

合金类型

主要表面处理方法

铝合金

粉 (如需增加耐腐蚀性 建议增加氧化电泳工艺)

 

 

 

 

2025/03/17 09:21